执行力是指在各项政策、战略制定完成后,为实现目标采取的手段和方法以及所体现出来的能力和精神,是一整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来实现目标的行为和技术体系,决定目标实现的速度和效果。其实,关于执行力,中国古人有许多独到见解和过人智慧。下面列举的四条成语,就能给现代人(包括企业经营)良多启示。
一是萧规曹随。这说的是执行力的价值取向。
据《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大意是,曹参在萧何死后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萧何创立的规章制度。现在比喻按照前任的成规办事,多含贬义。其实古人的理解并非这样。我个人理解为在新的规章制度没有出台之前或没有比原来的制度更好的情况下,就应该忠实地执行原来的制度。事实上,萧规曹随对于汉初的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这是一条富有高度智慧的政治策略,也是一则关于执行力的经典佳话。现在有些新上任的领导干部喜欢推倒前任的各种决策,另起炉灶。其实,如果没有特别好的决策或者比不上原来的决策时,尊重前任领导制定的决策并忠实地执行,既可避免行政成本的浪费,又可营造团结一致、和谐干事的良好氛围。
二是身体力行。这说的是执行力的内在要求。
《淮南子-氾论训》说:“圣人以身体之。”《礼记-中庸》又说:“力行近乎仁。”大意就是在执行过程中要亲身体验,努力实行。古人很聪明,很明白好的执行力就是要各级官员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毫无疑问,执行力是决策的延续,也是决策本身的要求。决策以后不去执行或执行不力,就失去了决策的价值和意义。到位的执行,可以在执行的过程中巩固、优化战略,确保既定战略获得成功。反之,执行的效果不好,不仅达不到目标,反而会引起人们对战略正确性的怀疑。而执行力到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干部是否身体力行。群众看干部,干部看领导。领导带头执行,干部就会有动力,群众就会有榜样,执行力的“各级组织和细胞”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不会出现“源头不正、中枢不灵、末梢不动”的现状,很快就会形成上行下效、一呼百应的良好工作局面。
三是精益求精。这说的是执行力的根本态度。
《论语-学而》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代朱熹又这样做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古人很明白干活做事要想达到 佳效果必须精益求精。现在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各种决策在执行过程中有多种方案、多样途径、多个角度,执行者就是要在执行前、执行中、执行后通过比较,仔细加以甄别,找到 佳结合点,比如执行政策看有没有完全到位,执行方案是不是科学合理,执行途径是不是简捷通畅,执行效果是不是明显突出。无论执行哪种方案、执行什么内容,都要精益求精,切忌小满即可。要在执行的细节上体现精益求精,因为细节决定执行的成败;要在执行的效率上体现精益求精,因为效率就是执行的生命;要在执行的目标上体现精益求精,因为目标决定执行能到达的高度。
四是善始善终。这说的是执行力的评价标准。
《庄子-大宗师》说:“善妖善老,善始善终。”《史记-陈丞相世家赞》又说:“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唐代的魏征说得更彻底:“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其实这完全可以作为我们评价执行力好坏的一项重要标准,因为执行得彻不彻底,直接关系到政策和战略能不能贯彻落实。在执行上级的各项方针政策时,有的部门开始热情高涨,过段时间可能就打折扣,甚至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履行职责有头无尾或者虎头蛇尾。说穿了就是在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善始善终。怎样做到善始善终?首先要确保各级领导干部对执行力树立正确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执行力对于确保政策和战略的贯彻落实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是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政策的执行没有空子可钻,没有折扣可打,没有时间可拖。再次是加大监管和检查力度,作秀的让他秀不成,造假的给他曝光,不执行到底的坚决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