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系蒙古语,意为“富饶的湖泊”,因境内有的乌梁素海以及众多的湖泊而得名。但巴彦淖尔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上,却不如“临河”或者“河套”更为响亮。据了解,“临河”作为一个具有固定内涵的词组, 早出现在《汉书•地理志》上,距今已有2000余年,而“河套”一词 早见于何史籍,不能明详。但可以想像中华民族与河水(古籍中专指黄河)的关系密切。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们就已经与境内的河水产生了密切的关系,创造了灿烂的河套文化。
巴彦淖尔市是草原文化、黄河文化以及移民文化等融会集中表现的地区。这里的生存优势使得先民们从四面八方不断涌入,蒙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此和睦聚居,多民族、多文化大融合,形成了多种文化有机交融又极具区域特色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其中广为流传的当属河套爬山调和乌拉特民歌。
河套爬山调源于山西、陕西一带,随“走西口”移民运动流入河套地区,逐步形成了具有 风格的河套爬山调(俗称“山曲儿”)。以民间传唱为主要流传形式,记载了勤劳朴实的河套人民在广袤的河套地区繁衍生息、改天换地的发展史。河套爬山调充满浓郁的地方口语特色, 初以清唱为主,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后来逐渐增加了四胡、笛子、扬琴、梆子、快板儿等乐器伴奏。2005年河套爬山调成功入选自治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之后,2008年又被列入第二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乌拉特民歌则主要从东北传入,并与隔河相居的鄂尔多斯民歌文化长期交流相溶。直到18世纪上半叶,随着宗教信仰在乌拉特地区的盛行,各大庙宇纷纷兴建,民间文化开始受到宗教的影响,民众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及生活当中都渗透着深刻的藏传佛教教理。高僧喇嘛也利用民歌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渗透力,把宗教教化转变为歌声来影响百姓的精神世界,从此乌拉特民歌以它起源、内容、唱腔、影响力等四种特殊风格与其他蒙古族部落民歌形成不同性质而流传至今。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在欢迎晚宴上,蒙古族歌手呼斯楞所唱的那首《鸿雁》就是由乌拉特民歌改编而成的。2009年,乌拉特民歌入选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入选第 三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外,2010年,巴彦淖尔市申报的沙嘎游戏、传统擀毡、蒙古族剪胎发习俗、祝寿仪式、乌拉特婚礼、乌拉特服饰、河套面塑等七项民间艺术项目也都被列入第二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民族舞蹈、河套二人台、蛮汉调、民族民间书画、剪纸、戈壁奇石、根雕等民间艺术在巴彦淖尔大地上也是遍地开花,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巴彦淖尔地区的民俗文化还集中体现在饮食风俗中。各族人民在彼此相依的漫长岁月中,饮食方面既保持了各自的传统,又融会互通,形成了 地方风味。比如蒙古族的羊背子、烤全羊、涮羊肉、奶茶,回族的麻花、白焙子、油炸糕,甘肃的拉面,陕北的羊肉泡馍、肉夹馍,山西的烙、刀削面,还有独具特色的面精酿皮、猪肉勾鸡、酸烩菜等吃法,蒙汉兼通,老少咸宜,风行河套大地。
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绚丽多姿的民族民俗风情,凝聚了巴彦淖尔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奏响了草原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乐章,印证了民族血脉融合的延续和民族大团结优良传统的传承。